两万里挑一:考公为何越来越卷?

视频加载中...

宇宙的尽头不是铁岭,而是考公。

自2010年国考人数135万起,今年已是连续第14个年头,百万人同场竞技,并且考公人数再创新高,达到283万。

其中,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当属【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】一职,招录比高达20813:1!

我替大家查了查,这个邮局位于西藏阿里噶尔县,

平均海拔4000多米,最高海拔6500多米,距离拉萨还有1500多公里。

就是这样一个苦寒之地,岗位设定之初就是“三不限”,即“不限专业、不限学历、不限户籍”,生怕没人来。

谁知一不小心“零门槛”被踏破门槛,成了“网红考公地”、“2022年最火邮局”。

如此戏剧性的一幕,背后折射出一个问题:

为什么考公越来越卷?

原因无非有三:

35岁高压线

如果说“35岁毕业”只是大厂人的遥远传说,那么“35岁界限”就是考公人的眼前大火。

在考公培训机构中,不乏一些33、34岁的大龄学员。

他们上有老下有小,回家要面对鸡零狗碎的摩擦,上班要面对随时被裁的风险。

无论是主动离职,还是被动优化,压力大、节奏快、稳定性差都是这群生活在“35岁高压线”之下的成年人,选择放弃原有赛道,纵身跳进考公洪流的原因。

虽然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上岸,但在考公这根钢丝绳上,不再年轻确实代表着失掉了很大的资本,于是多数沦为卑微的分母。

资历不够

学历来凑

前有国内TOP 10名校硕士扎堆某地公务员上岸名单,

现有哈佛硕士争当事业单位合同工,

更不要说,更早还有清北硕士垄断杭州街道办。

考公热搜让我每每扪心自问:

第一,现在的本科学历是不够看了吗?

确实,“名校+硕博”二者缺一不可。

这年头,上岸名单几乎默认硕士起步。

第二,现在的外企大厂也不香了吗?

2000年前后,那时的大学生都以能进外企为荣;

2014年“双创”浪潮涌起,拼夕夕、某跳动、某团等新兴大厂忽如一夜春风来,拿高薪、进大厂是10年前年轻人的目标。

如今,这届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务实。

他们一致认为活得好不如活得久,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。

历史是个环

时代在召唤

大家发现没,历史总在不断循环。

上世纪60、70年代,几乎人人都在体制内,不求富贵,但求温饱;

一转眼到了80、90年代,一批时代弄潮儿下海经商;

如今,“体制热”循环了一圈,又大受追捧。

不过,令人猝不及防的是,卷生卷S上岸后,竟发现某些地方的公务员也开始缩编降薪了!

难道这世上就没有绝对稳定的工作了吗?

没有铁饭碗?

自创铁饭碗!

想当公务员,核心诉求无非两点:

首先,没有35岁这道高压线,可以平稳干到退休;

其次,退休后也能有一笔体面的退休金。

既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又能创造独属于自己的“铁饭碗”,真有这样的好事吗?

其实,储蓄险组合拳就能办到。

前几天,有一位妈妈找到我们,想给她27岁的女儿,在35岁之后创造一个“铁饭碗”。

她觉得女儿现在在私企太累,年纪轻轻身体已经小毛病一堆,关键是还不稳定,导致女儿非常焦虑。

作为家中的独生女,妈妈希望女儿可以活得自由且潇洒。

我们听完后,决定用增额来解决女儿退休前的生活费,用养老年金来包圆她退休后的生活费。

首先,趸交80万入某款增额。

从35岁起,每年领54000元,即月领4500元,堪比公务员收入。

领到59岁,25年间共计领回135万,比本金多拿走55万。

在此期间,账户里一直有余额,最多时75.2万,最少时2.5万,随时可以拿出来周转资金,以防万一。

其次,趸交40万入某款养老年金。

从60岁起,接力增额给她发钱,每年可以领66000元,即月领5500元。

无论她的女儿主动还是被动,选择在35岁回家躺平,这几年上班的钱让她自己坚持交完25年社保还是可以的。

这样一算,等她退休后,社保养老金能有3000多,社保+商保共计8000-9000,又差不多是公务员的退休收入。

此外,我们还帮她配置齐全了一套意外险+百万医疗险+重疾险的基础保障,为她后半生的所有风险兜底。

我们给她挑选的两款产品,都是市场上稀缺的高收益产品,随意的产品叠加可达不到这个效果。

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需求,不妨私信我们【反内卷达人】,我们会安排专业的顾问老师为你量身定制理财方案。

这里是保瓶儿保险研究院,生活要好,投保要早。

标题:两万里挑一:考公为何越来越卷?

地址:http://www.greeer.com/baike/44003.html